
于福生,男,1969年12月生。博士(后),教授,博导,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级教学名师。从事油气构造解析、构造物理模拟、盆地动力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91年6月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获得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学士学位;1991年7月至1996年8月,在甘肃省地质矿产局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1999年8月,获得西安工程学院矿物、岩石、矿床学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6月,获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7月至2004年8月,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做博士后;2004年9月至2015年7月,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任教;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面上项目资助,赴瑞典Uppsala University访问;2016年9月至今,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任教,负责本科生《普通地质学》教学与野外实践教学任务,担任《普通地质学》教学团队负责人;承担研究生《板块构造与盆地动力学》、《油区构造解析》、《沉积盆地地质学》等教学任务。主持和参加完成科研项目多项,其中包括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油气重大专项项目,中石油科技部重大专项项目,中石化、中海油公司横向研究课题,主持和参加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6项。发表论文80余篇,获孙越崎优秀博士奖1项,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
招生方向
(1)地质学(学术型硕士、博士)
(2)地质工程(工程硕士、博士)
(3)矿产普查与勘探(学术型硕士)
通信地址:北京昌平府学路18号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102249
E-mail: fushengyu@cup.edu.cn;syfu1234@163.com
办公电话:010-89733278,
手机电话:13810145256
1. 讲授的主要课程
(1)普通地质学,本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负责人);
(2)地球科学概论,远程教育学院专业基础课;
(3)板块构造与盆地动力学,硕士专业基础课;
(4)油区构造解析,硕士专业基础课;
(5)地学前缘课,硕士专业基础课;
(6)前陆盆地构造分析,博士专业基础课;
(7)沉积盆地地质学,博士专业基础课.
2.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本科普通地质野外实习(教学团队负责人);
(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远程教育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4)继续教育学院野外地质培训.
3.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北京市网络课程建设项目(普通地质学),2019-2020.
(2)普通地质学核心课程建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2019;
(3)野外综合地质技能培养与训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2019;
(4)北京周边地区基础地质认识实习指导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5-2017;
(5)普通地质野外实习课程建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3-2015;
(6)石油地质类研究生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9-2012.
4.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于福生, 梁婷, 周子勇,等. 普通地质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与成效.教育现代化,2020,7(55):75-78.
(2)董艳蕾,于福生, 董玉辰,等. “普通地质学”蓝墨云班课教学的满意度分析.科教导刊,2020,12:144-145.
(3)张伊晗, 董艳蕾,于福生. 浅谈普通地质学学习心得及高效学习方法—以多媒体工具在课程中的高效运用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0,32:305-307.
(4)梁婷,于福生. 普通地质学野外实训“小班研讨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创新教育研究, 2019, 7(5): 623-627(获北京市优秀论文奖).
(5)于福生,周子勇, 梁婷,等.北京周边地区基础地质认识实习基地教学资源评述. 教育教学论坛,2019,47:25-26.
(6)魏立春,于福生.“普通地质学” 岩石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4):102-107.
(7)张永旺,于福生, 李儒峰. 关于提高“普通地质学”野外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 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2:41-44.
(8)张永旺,于福生,李儒峰. 普通地质学实验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改革探索—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专业为例,大学教育,2017,10:28-31.
(9)于福生 周子勇 王春英,等. 本科生野外地质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6,1:40-42.
(10) 董艳蕾,张琴,于福生,等.普通地质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 石油教育,2014,5:49-51.
5. 获得的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