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大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参与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
发布时间:2025-07-26 | 来源: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 | 浏览量:
7月14日至18日,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WCCE12&APCChE 2025)在京召开。大会以“迎接全球挑战的化学工程范式变革”为主题,来自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代表参会。中石大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参与此次活动,通过专题论坛、主旨报告、成果展示等方式开展多维度交流,系统呈现了实验室在重质油高效转化、碳资源循环利用与下一代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最新科研进展与工程实践。
承办“未来能源与化工新流程”分会场活动
7月16日,实验室承办“未来能源与化工新流程”分会场活动。作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会场汇聚来自中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巴西、意大利、比利时等多个国家的顶尖学者与产业代表,围绕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主题,共话化工新范式。
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郑莹,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伊守亮共同担任分会场主席,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蓝兴英担任秘书长。分会场共邀请25位国际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聚焦重质油、生物质和塑料废弃物高值化、碳循环与CO2价值化、零排放膜分离与先进储能等前沿方向,剖析炼化、钢铁等传统高耗能行业的“原料替代—过程优化—终端升级”创新范式,探讨数字化与跨学科协同在绿色转型中的核心驱动力。
发布前沿技术成果
7月15日上午,实验室协助组织2025国际化工创新展览会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徐春明致辞,指出当前化工创新必须直面产业需求,聚集行业痛点,填补产业缺口,重构生产模式。
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上,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教授张霖宙、闫子涵,副教授张睿代表研究团队发布了实验室三项突破性成果:石油分子工程数据库及过程模拟平台、快速多相反应装备气固分离强化方法及技术和离子液体催化碳四烷基化技术2.0(CILA-II)。成果彰显了实验室在重质油化学、重油高效转化工程与工艺、清洁油品生产等方向的原创力与引领力,为全球化工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范式。
参与发布《分子炼油技术丛书》
7月15日下午,《分子炼油技术丛书》新书首发式举行。该丛书共九册,实验室史权教授团队、张霖宙教授团队和陈小博教授团队主笔其中三册,分别为《石油分子组成分析方法》《石油馏分分子组成模型及性质预测方法》《分子水平炼化一体化工艺流程模拟与优化》。三部专著系统凝练了实验室三十余年的原创成果,覆盖“分子表征—模型预测—流程优化”完整链条,为全球科研与产业界提供了可持续增效的理论工具与实践指南。
成果亮相2025国际化工创新展览会
7月14日至18日,以“创新科技引领行业发展,绿色化工赋能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25国际化工创新展览会举办,展览会共汇聚135家参展单位,累计接待专业观众逾2万人次。实验室以“零碳产业园技术集成与工业脱碳路径”为主题,携炼化工业脱‑电烯氢技术、负碳CO2驱油封存一体化CCUS技术、氢冶金工业脱碳‑还原铁技术等成果参加展览会,集中展示了炼化、钢铁、合成氨、甲醇、DMC、储能电池、光伏玻璃等多行业的低碳技术集成方案与场景规划。作为大会“零碳产业园”核心展示区之一,实验室展台与能源央企、国际协会及跨国企业代表持续互动,吸引了众多海外专家、媒体记者与产业投资方驻足交流。世界化学工程联合会主席、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陈国华教授与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丁玉龙教授也莅临展位指导。
(编辑 刘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