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来斌校长深入院系调研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并指导学习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09-04-07 | 来源:党委宣传部 人事处 | 摄影:张娇 | 浏览量:
4月2日、3日,校长张来斌分别深入外语系、资源与信息学院调研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并指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在外语系,张来斌同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的有关负责同志一道听取了系主任裴文斌和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汇报。裴文斌等汇报了外语系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以及当前影响和制约外语系发展的突出问题。张来斌认真听取了汇报并作了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外语系的工作成绩,尤其是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外语系在外语教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等方面取得的很多成绩,尤其是在四、六级英语教学方面更是成效显著。同时他指出,外语系作为学校的基础系,在新形势下要紧紧围绕学校建设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要重新审视原来的定位是否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适应,能否促进学校奋斗目标的尽快实现;在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上,学校提出要“强特色、求卓越”,外语系也应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所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建立自己的优势,打造自己的品牌。他建议外语的领导班子到同类的理工科院系去调研,借鉴兄弟院校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重新思考和修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同时,张来斌指出,对于基础学科的建设发展,学校也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以促进各学科的协调发展,建立起良性的学科生态。
在资信学院,校长张来斌、党委副书记雷玉江,以及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学工处的有关负责同志,与资信学院的党政领导班子以及盆地中心、测井中心等中心、系的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资信学院院长朱筱敏、分党委书记陈小宏等汇报了资信学院目前师资队伍发展状况,以及在引进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年青拔尖人才、创新团队建设、推进国际化等方面的想法和打算,并就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遇到的重大难题与张来斌等交换了看法。
张来斌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资信学院取得的成绩。他指出,资信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生工作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体现核心竞争力指标的数量不断增多,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大。张来斌同时指出,作为学校优势创新平台的三大支柱之一,资信学院还应承担更重要的任务、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资信学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要进一步在增强凝聚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扩大影响力上下功夫,要争取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处于院系中的领跑位置。
张来斌指出,目前学校办学规模已较为适度,工作的重心应转移到提高质量、加强内涵建设上来,在这方面,包括资信学院在内的几个大院系都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瓶颈性的难题,归结起来,核心问题就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他强调,虽然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师资队伍在规模上已经基本适应学校的发展需要,但结构还应进一步优化,质量还应进一步提高,尤其是高层次的拔尖人才、创新团队、青年拔尖人才还很缺乏,与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还存在很大距离。今后一定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要加强高层次拔尖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创新团队等三支队伍的建设。同时张来斌指出,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首先应把创新团队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为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就必须坚持团队作战,单枪匹马是不行的,也不符合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张来斌强调,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利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要突破一些传统的思想观念,形成一些新的发展思路,转变一些传统的方式方法。他进一步指出,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院系、学科带头人等各个层面都应分担建设任务;在人才引进上,要从过去仅注重学历层次要向注重人才的结构和水平转变,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各院系在提高竞争力方面的考核,使全校上下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师资队伍在规模、质量、结构上的协调发展。张来斌强调,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工作观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如可尝试建立人才特区,为引进和培育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又如对创新团队的考核在方式上可以更加灵活。
张来斌说,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我们要通过这次活动切实解决一些制约本单位、本部门发展的突出问题,而且学校和各院系也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我们应该、也必须抓住这次机会,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积极探索实践,切实推进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