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聚焦

【大学生】中石大:“油”其精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前身为北京石油学院,创办于1953年,以清华大学化工系、石油工程系为基础,汇聚了天津大学、北京大学等部分师资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为我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探索发展之基。学校一校两地办学,北京校本部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南麓,占地700余亩。克拉玛依校区于2015年建设启用,位于被誉为“石油之城”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占地7000余亩。

克拉玛依校区 (1).jpg

建校以来,学校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行业领军高校。20世纪60年代,学校成为全国64所重点高等学校之一。20世纪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以来,学校是首批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铁人王进喜塑像建于2020年11月,由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创作。高2.7米的铁人塑像如丰碑般屹立在红砂岩基座上,其所在广场被命名为“铁人广场”。.jpg

高2.7米的铁人王进喜塑像如丰碑般屹立在校本部主楼旁的“铁人广场”,薪火相传的铁人精神在中石大校园澎湃激荡。

F14油气储运实训厂房,主要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开展实验和实习实训。厂房内有多泵站密闭输送仿真实训装置、气液两相流实验装置、输气管道实训装置、输油管道实训装置以及油库实训系统装置等模拟仿真实验实训装置,涵盖了原油、天然气长距离运输、储运、油气集输等工艺流程。 (2).JPG

位于克拉玛依校区的F14油气储运实训厂房,主要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开展实验和实习实训。厂房内的多个仿真实训装置,涵盖原油、天然气长距离运输、储运、油气集输等工艺流程。

“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建于1996年,由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宛素春教授等设计,是青年园景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座钥匙形立柱分别代表学校的四个传统优势学科。雕塑与图书馆顶部象征地球的钢管圆球遥相呼应,激励着中石大人探索地球的奥秘,攀登科技的高峰。.png

“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校本部青年园景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座标志性建筑由四根钥匙形立柱组成,分别代表学校的四个传统优势学科——石油地质、石油工程、石油化工和石油机械。

5.方华灿.JPG

在中石大有一位95岁高龄的老教授,至今仍坚守在三尺讲台。他就是我国海洋石油工程学科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方华灿教授。本图为2024年7月2日,方华灿教授为师生讲授油气田开发装备新进展。

6.张来斌.jpg

张来斌院士主持的油气安全系统故障诊断方面的技术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

8.沉积水槽实验室.png

沉积水槽实验室由中石大自主设计、研发,是国内第一座现代化的沉积地质类物理模拟实验室。它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和地质学专业课程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11.银龄教师.jpg

2020年,教育部启动“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为首批3所试点高校之一。目前累计已有6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20位银龄教师到克拉玛依校区工作。

7.深海工程团队.jpg

学校将挺膺担当、能源报国主题党课讲到深水、深地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第一线。

学校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为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发展和能源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30余万名优秀专门人才,被誉为“石油人才的摇篮”。2020年7月和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给学校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和中亚留学生回信,体现了对学校办学追求、成效和贡献的充分肯定。

10.野外勘探实习.jpg

野外勘探实习不仅帮助同学们构建起专业系统的知识体系,更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2.国际文化节.jpg

学校深入实施开放融合战略,大力发展来华留学教育,矢志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知华友华的国际化复合人才。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贯通式大教育体系,2023年5月举办“七彩青春迎校庆 踔厉奋发向未来”春季田径运动会,覆盖1313名教职工、1789名学生。.jpg

中石大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贯通式大教育体系。图为2023年5月,校本部举办“七彩青春迎校庆·踔厉奋发向未来”春季田径运动会。

编排原创舞台剧《信念》,弘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价值追求.JPG

中石大学子编排原创舞台剧《信念》,弘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价值追求。


(编辑  刘晓琳)

分享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