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中石大(北京)开展“每天运动一小时”系列体育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30 | 来源:人民日报 | 浏览量:
“同学们,这个动作一定要注意手臂伸直,感受腹部的发力。”“这个动作做完几组后如果大家感觉到大腿酸痛,那么发力就是正确的!”近日,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校园里,2008年体操奥运冠军、“吊环王子”陈一冰正在耐心指导青年学生们完成减脂操动作。这是学校今年举办的第9场校级体育活动,邀请奥运冠军陈一冰亲身讲述赛场背后的故事,推动奥运精神深度融入校园文化。
据介绍,“多巴胺计划”是由该校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特色品牌体育活动,旨在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运动,让青年学生接触更多体育项目,感受运动的快乐,体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今年三月启动的“每天运动一小时”系列活动作为其中的一个专项,重点聚焦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与运动习惯的养成,平衡趣味性与专业性,融合线上打卡与线下活动,实现过程性记录与科学性评价,是学校推动体育育人工作的有效举措之一。截至目前,已通过3个责任部门、12个院系、25个体育类学生社团面向全校开展174场体育活动,覆盖师生超6000人次。
在开展“每天运动一小时”系列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校注重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邀请奥运冠军、亚洲记录保持者等专业运动员进入校园讲述体育为国争光的体育励志故事,传承弘扬体育精神、奥运精神。组织学生参与体验武术、舞狮、彩带龙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体育精神和“民族团结一家亲”理念。将定向越野运动与社区环境治理志愿服务相结合,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参与社区公园垃圾清理工作,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同时,学校在活动设计过程中注重分层分类,针对不同运动基础的学生设置大众运动、进阶训练、体测专项、团体竞技、趣味比拼等多样的体育活动形式,涵盖运动健康科普、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突破、特色项目体验等多个方面,满足不同青年学生群体的体育运动需求,并依托学校自主开发的第二课堂平台客观记录学生参与运动的时长、频次、强度、运动项目等信息,帮助学生结合体质测试数据评估锻炼效果,改善运动表现。
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舒缓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每天运动一小时”系列活动还围绕心理健康方面开设了团体素质拓展运动,引导青年学生通过参与团体体育运动,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乐观、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同时提升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详情见链接:
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9208386-500006287574
(编辑 刘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