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新人强国行】中石大“石”志不渝志愿服务队赴昌平区城北街道开展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28 | 来源:石油工程学院 | 作者:刘衡升 | 浏览量:
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解决双职工家庭子女特别是两新青年子女暑假期间无人看管的问题,助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7月7日,中石大铁人精神训练营“石”志不渝志愿服务队携手城北街道团工委走进怡园社区,开展了为期15天的“青燃希望萤火 童汇万里星河”暑期学校活动。实践团设计了涵盖爱国主义精神培育、优秀文化传承、能源知识科普、心理韧性提升、劳动体验实践等主题的多元课程体系,走访明十三陵、永安古城、中卡生态园、蟒山森林公园及百余个胡同等教育基地,用实际行动关爱城市随迁子女,为昌平文旅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关爱儿童成长 童绘七彩之梦
志愿队以“七彩课堂”为主线,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为色彩象征,创新“翻转课堂”“互动课堂”“手工课堂”“家校课堂”4种教学模式,构建7个维度学习方法。从思想教育入手,带领学生唱红歌、学诗词、忆长城、观电影、编花环,开展听讲座、捏轻土、折灯笼、制书灯、绘图仪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远大志向;从走进科学入手,以“两弹一星”精神为指引,通过制作动力飞机、风动力小车、太阳能电风扇等科学小实验,带领学生走进科学世界;从时事热点入手,针对暑期安全教育重要时期,策划“安全知识大讲堂”,邀请盟欣汇医疗急救大队专业老师围绕防蓄意伤害、防洪防汛、防性侵、防中暑、防校园霸凌、防食物中毒等关键议题,提供全面实用的安全指南,提升儿童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从实际需要入手,结合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开设“AI就在身边”“大手牵小手・AI+画画”等兴趣课程,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智能科技魅力;从强健体魄入手,邀请赵登禹将军武校老师,展示刀术、剑术、棍术、双鞭等特色项目,拓宽学生视野;从心理健康入手,建立“石”志不渝“暖心站”“及‘石’雨”,创新搭建“家—校—社—医四级联动蔚蓝心网”心理健康信息共享平台,破除家长心理健康服务认知壁垒,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从劳动教育入手,开展“我是社区小主人”捡拾垃圾活动,带领学生体验劳动艰辛,感受环卫工人辛勤付出,设立“值班卫生委员”,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与责任感。
科普能源知识 青筑能源之梦
志愿队以“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为契机,发挥专业优势,从孩子们熟悉的地球为切入点,为学生科普能源知识。从地球结构到石油起源,从石油组成到石油发展,从传统能源到清洁能源,从生活中的节能减排到国家的政策,通过课堂讲解、动画演示、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方式,将能源知识化为课堂实践;打造《京华之梦》主题文创,带领学生手工制作心中地球、美丽海洋生物,手绘“创意环保袋”“环保宣传手册”并分发至居民家中;开创《“石”志不渝广播站——第四季》品牌栏目,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播放12次,选派小学生担任“小小广播员”,将节能环保理念传播到千家万户。
赋能文旅融合 共筑京华之梦
志愿队深度探索“文化+产业+旅游”发展模式,助力昌平区文旅高质量发展。在文化传承方面,实践团挂牌昌平档案馆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探索新时代加强基层党建的新经验、好方法;依托“铁人先锋”宣讲团,录制精品党课视频,用青言青语、童言童语讲好昌平故事;走进提督桥、龙王庙等24个胡同,探寻昌平“永安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情怀,提出胡同更新改造对策建议;打造“‘石’志不渝小小议事厅”,让孩子们对家乡胡同升级改造提出建议。在产业赋能方面,志愿队结合昌平“水果种植大区”特色,走进中卡友好生态园了解果农需求、参与果园维护,制作“苹安安”“樱伊伊”IP形象、线上直播带货农产品,进一步拓宽水果销售渠道,助力农户鼓起“钱袋子”。在旅游提质方面,实践团走进闪家大院、林院会馆等11个红色文化展馆以及非遗历史长廊、休闲娱乐园区,以参观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总结文旅融合成功经验;联合城北街道团工委打造“石”志不渝文旅振兴系列视频,制作胡同历史宣传册、精美旅游打卡路线、景点宣传海报,擦亮昌平文旅“金名片”。
未来,“石”志不渝志愿服务队将持续用好“两基地一队伍”(思政教育基地、志愿服务基地、怡园“石”志不渝志愿服务队),立足学科特色、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效能,聚焦文旅融合、乡村发展、农村产业升级等领域,引导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绽放青春光彩。
(编辑 王以静、刘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