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讯

天山缘起、疆爱永恒!55对新人佳偶在中石大许下爱的誓言!

在爱意弥漫的六月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见证55对新人的浪漫之约

他们以青春作聘,以坚守为誓

带着扎根边疆的热忱

怀着真切绵长的爱意

在这片奋斗的热土上镌刻下爱的承诺

如今,他们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共誓一生相伴

让爱如晨曦,温暖而绵长

天山脚下,疆爱永恒

6月28日,“天山缘起  疆爱永恒”情牵中石大集体婚礼在克拉玛依校区红山湖体育馆举行,55对在新疆这片热土建功立业并喜结良缘的伉俪重返母校,共同举行结婚典礼。

上午11点58分,体育馆鲜花簇拥,《青春舞曲》轻盈美妙,处处洋溢着幸福气息。55对新人在掌声和祝福中执手走上红毯,穿过拱门,款款步入典礼主会场。

他们中有扎根西部基层挺膺担当的中石大毕业生,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来到新疆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的克拉玛依校区教职工,也有跨越山海执教边疆的银龄教师。克拉玛依市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部长古鸿飞,政府相关单位领导,全体克拉玛依校区领导、职能部门及学院负责人,广大师生及亲友代表共同见证这一浪漫时刻。

克拉玛依校区党委书记、校长李军为55对新人证婚,代表克拉玛依校区欢迎新人佳偶和亲友嘉宾们的到来。他表示,今天参加典礼的新人们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践行者,他们用“安下心、扎下根”的行动诠释着中石大人的责任与担当,用“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的决心与信念回应着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他祝愿所有新人永结同心、百年好合,把个人幸福融入祖国山河,共筑“小而暖”的港湾,共绘“大而美”的蓝图,让中石大精神薪火相传。

古鸿飞在致辞中表示,这是一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婚礼,中石大与克拉玛依在时代的洪流中血脉相连,中石大人选择扎根西部、建设边疆,让个人理想与强国征程交织,是对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生动实践。他祝福新人们,百年好合、幸福美满,在风雨中并肩而立,在平凡中坚守初心,用行动将“中石大担当”熔铸进克拉玛依精神基因。

刘傲然是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118名毕业生中的一员,他毕业后一直奋战在生产一线。他的妻子刘成艳2021年从克拉玛依校区毕业后,也追随回信的号召在基层岗位上历练成长。他们作为新人代表发言,感谢母校的栽培,表示将扎根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践行“厚积薄发、开物成务”校训精神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蜕变为家庭和社会的中流砥柱。

刘亚鑫自2021年毕业后留在新疆发展,在新疆收获爱情,如今他的父母家人也来到了新疆工作与生活。母亲张建华作为家长代表向新人送上祝福,她表示家人非常支持刘亚鑫留在新疆发展的人生选择,感谢学校的悉心培养,勉励新人们用卓越的成绩回馈母校培育之恩,贡献祖国发展伟业。

2020年给总书记写信汇报自己留疆工作人生决定的青年夫妇余雪峰、姚菊琴;践行重要回信精神来到克拉玛依校区工作,终成眷属的年轻教职工夫妇成鹏飞、朱晓萍;退而不休,将教育热忱播撒在西部大地的“银龄教师”伉俪戴希龙、程丽明,他们以“三行情书”的形式,分享各自的爱情感悟。

55名来自中石大附属学校的花童,身穿具有新疆特色的艾德莱斯服饰,为新人们送上克拉玛依校区准备的专属礼物——由克拉玛依市书法家协会名家崔磊挥毫题写的主题书法作品。这些珍贵墨宝,书写着对新人的殷切期望与美好祝愿。同时,银龄教师张智、赵磷慧夫妇,代表全体新人向克拉玛依校区赠送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幽谷胡杨绘深秋,铮铮胡杨象征着中石大人扎根边疆的坚毅与薪火相传的赤诚。

“天山缘起,疆爱永恒,同心同行,此情不渝,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书写我们的人生画卷!”全体新人将右手放在心口,一字一句,许下一生承诺。

集体婚礼在新人们的放声歌唱中被推向高潮,在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激昂合唱中圆满礼成。

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克拉玛依校区首届留疆毕业生回信5周年,教育部批复建设克拉玛依校区10周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70周年。1955年学校毕业生参与克拉玛依石油会战,从此一代代中石大人奔赴边疆,投身油田建设,扎根基层热土,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截至目前,克拉玛依校区六届毕业生中,有37%升学深造,签约就业学生中,61.99%选择西部就业,47.55%在新疆就业。


(编辑  刘晓琳)

分享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