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企航】中石大打造研究生教育的“行走课堂”
发布时间:2025-05-21 | 来源:研究生工作部 | 浏览量:
为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深度融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组织研究生开展“卓越企航”实践项目。截至5月中旬,已组织30余场实践活动,1000余名研究生参与其中。通过“校地联动、校企协同、精神传承”模式,构建行业特色沉浸式育人体系,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校地联动:探寻城市发展的“新质密钥”
学校利用各地资源,搭建学习实践平台。地球科学学院、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的学生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参观“新质生产力看北京”主题展览,了解北京科技创新成果,体验人工智能、航天卫星等领域前沿科技。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在雄安新区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组织百余名师生开展实践研学,学习非首都功能疏解服务模式,考察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创新成果,感受新区生态建设成效。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研究生参加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政策解读会,帮助学生了解行业需求和就业创业方向,促进人才与产业的匹配。
校企协同:锻造行业前沿的“智造引擎”
学校打破传统育人边界,将课堂搬进企业“大脑”。石油工程学院师生前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参观院史展、技术成果展厅,在数字化中心触摸油气勘探的“智能脉搏”。理学院组织学生到拓尔思集团,参观大数据监控平台,见证算法如何驱动城市智慧治理。人工智能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也分别走进小米、特斯拉、京东等知名企业,考察智能制造技术,了解数字化技术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拓宽专业视野。
精神传承:点燃能源报国的“青春火炬”
从柴达木盆地的高原“石油魂”到中油测井车间的“大国重器”,实践现场成为传承石油精神的鲜活课堂。地球科学学院邀请青海油田首席专家李江涛以千万吨级能源基地建设为蓝本,讲述三代石油人扎根荒原的奋斗史诗。石油工程学院学生赴华北油田党建教育基地重温石油人艰苦奋斗创业历程,开展石油精神沉浸式研学。地球物理学院组织学生考察中油测井生产车间,触摸从“跟跑”到“领跑”的技术跨越。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深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了解能源化工领域创新技术,引导学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理念转化为技术攻关的实际行动。
研究生“卓越企航”实践项目是中石大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重要举措,学校将以该项目为载体,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更多特色育人品牌,为国家能源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
(编辑 杨文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