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B521会议室召开2025年研究生导师培训交流会。会议由学院副院长刘乾主持,全体研究生导师参加。此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精神,强化导师队伍建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学院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刘乾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及《研究生导师培训办法》进行系统解读,强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要求导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学术指导、思想引领、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方面全方位关注学生成长。同时,针对当前研究生招生培养的基本情况,他表示,一方面招生人数和生源质量稳步提升,但另一方面,学院和导师必须持续关注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和就业等问题。

交流会上,资深导师们结合自身丰富的育人实践,分享了宝贵的经验。曹培强老师指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学术潜力,因材施教地进行指导,科学引导学生开展选题研究,并为其职业发展提供合理建议,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庞昌伟老师聚焦跨学科学生培养这一难点问题,提出导师需采用更具个性化的培养方式,帮助学生明确研究方向,从而有效提升跨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李卫红老师着重阐述了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倡导导师与学生 “同向同行”,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成长,在情感上给予充分关怀,同时加强对学生阶段性学习任务的督促与提醒,确保研究生培养目标高质量、高效率完成。自由讨论环节,新聘导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围绕 “跨学科学生理论功底较为薄弱”“在职学生的培养”“学生学习与就业的平衡” 等现实问题展开讨论。
此次培训交流会既是一次政策学习会,更是一场育人经验的深度碰撞。与会导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凝心聚力、协同育人,共同书写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