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学院新闻

中石大主办“能源转型的技术路径、风险与公平”国际会议

为深化能源转型领域的学术交流,5月17日至18日,以“能源转型的技术路径、风险与公平”为主题的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联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共同发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碳中和与气候变化驱动绿色转型”教席承办。

图片3.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来斌担任会议主席并致欢迎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张广清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李阳院士、李根生院士、刘吉臻院士、加拿大皇家学会Frank Cheng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БОЧАРНИКОВ ВЛАДИМИР  НИКОЛАЕВИЧ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王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彬、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副教授Mikael Höök、天津大学教授张中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特别顾问Mukul Sanwal、伦敦大学学院教授D'Maris Coffman以及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员Mohammad S.  Masnadi作特邀报告,会议共吸引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

图片4.png

张来斌院士简要地介绍了此次国际会议召开的背景,对与会的海内外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并对会议的成功举办给予了诚挚的祝福。

图片5.png

张广清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简要介绍了中石大为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及做好能源转型所作的努力。

图片7.jpg

李阳院士作了题为“CCUS技术工程进展及产业发展策略”的报告,详细介绍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模式以及所带领科研队伍的研究工作。

图片8.jpg

李根生院士作了题为“干热岩地热资源开发研究进展与展望”的报告,围绕干热岩地热利用的研究背景与挑战及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同时分享了主要认识与建议。

图片11.jpg

刘吉臻院士作了题为“新一代燃煤发电技术”的报告,重点介绍了中国煤电发展现状及成就,新一代煤电发展路径和关键技术以及工程应用案例。

图片12.jpg

Frank Cheng院士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在能源管道安全维护中的应用与潜在风险”的报告,主要介绍了中国能源管道发展现状及人工智能(AI)赋能下能源管道发展,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AI在能源管道安全维护中的应用并分析了潜在风险。

图片13.jpg

БОЧАРНИКОВ ВЛАДИМИР НИКОЛАЕВИЧ院士作了题为“俄罗斯科学项目‘绿碳’:科学机遇与国际合作”的报告,系统性地介绍了俄罗斯实现碳中和的方法策略及国际合作。

图片14.png

此外,王灿、陈彬、张中祥、D'Maris Coffman、Mukul Sanwal、Mohammad S. Masnadi以及Mikael Höök7位特邀专家分别围绕“全球碳中和现状”“中国数据中心能源用水”“中国碳市场建设”“能源转型的模型耦合”“中外能源转型差异”“全球能源系统生命周期评估”及“全球能源格局变迁”七个方面作了精彩的报告。

此次国际会议以开放的态度、科学的视角和全球化的协作精神对能源转型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能源转型领域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了国际“碳中和”合作与政策协同,会议成果为推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关键支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