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将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论党的青年工作》、《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指引和生动教材,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现面向全校学生开展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实践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参与对象
我校全日制在籍本科生、研究生
三、实践时间
2025年1月-2月
四、实践内容
1.岗位实习实践。开展政务实践,深入机关单位、群团组织、乡镇街道等政务一线,从事民情调研、公共服务等日常事务,增进对国家治理体系运转方式的了解。开展企业实践,匹配个人专业与岗位需求,深度参与企业日常运营管理。开展兼职锻炼,到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团组织兼任团干部、参与实岗锻炼。
2.乡情民情考察。开展家乡发展观察,深入开发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等,了解家乡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感悟家乡发展变化。深入田间地头、村屯农家,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国情民情,加深对家乡的真挚情感。积极进行文化宣传交流,运用网络新媒体,宣传家乡文化,推广家乡物产,讲好家乡生动故事。
3.服务家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开展生态保护、文明倡导等,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服务基层治理,聚焦温暖社区、活力社区、美丽社区、和谐社区建设,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立足所学专业,为乡村规划、艺术设计、文化传承等家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开展公益服务,在村、社区活动中心和青年之家等场所,开展科学普及、扶弱助残、课业辅导、自护教育等服务工作,在春节和寒假期间侧重开展关心关爱青少年活动,用心用情解决青年急难愁盼问题。
五、相关要求
1.层层部署,提升育人实效。各学院团委要把开展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作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做好宣传动员、政策解读、培训指导、经验总结等工作。
2.跟进动态,筑牢安全底线。“返家乡”实践活动涉及人员多、地域广、活动性强,各学院团委要建立台账,加强对参与实践学生的跟踪指导,确保安全事故零发生。
3.加强宣传,扩大实践影响。各学院团委应及时选树并宣传实践过程中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同步向校团委“中石大新青年”公众号及社会媒体投稿,扩大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六、参与方式
1. 信息获取
关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和家乡所在地的省、地市、县区的团组织微信公众号,阅读“返家乡”系列相关推文。
2. 报名流程
(1)关注“创青春”公众号,选择“社会实践”—“报备入口”栏目。
(2)点击“注册账号”。填写相关信息完成注册。(注册过的同学可直接登录)。登录后选择“返家乡项目”。
(3)点击“岗位列表”,按分类、区域搜索岗位信息,确认选择合适的岗位后,填报并提交报名信息,等待审核和系统提示信息,按信息指示开展后续操作。通过双向选择方式录取。
3.双向录取后成功后,通过“第二课堂”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提交录取证明信息(截图即可);实践完成后,通过“第二课堂”提交单位出具的实践证明,并提交一份实践报告,内容包含整个实践过程的记录、所获荣誉和个人心得,方能结题。结题审核通过后,可获第二课堂积分1分。
七、第二课堂平台开放时间
1. 学生立项申请(即日起-2月20日14点)
2. 各学院团委审核(即日起-2月28日14点)
3. 学生结项申请(2月28日-3月4日14点)
4. 挂靠单位审核(3月4日-3月7日14点)
八、总结宣传
在实践过程中,欢迎各位同学积极投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大家分享实践经历与成长感悟(字数不超过1000字),投稿方式有如下两种:
1. 以word版本(图文并茂)进行撰写,其中图片以原图的形式另存,并以“姓名+时间+图片内容”进行命名,最终以压缩包的形式(命名方式:姓名+学院+联系方式),发至校团委青年实践创新中心邮箱CUPIPC@126.com。
2. 以秀米形式编辑好文本内容,同步至校团委宣传部秀米账号1952440309@qq.com。
联系人:张老师
电话:010-89731205
交流QQ群:915119087
期待大家的踊跃参与与卓越表现,在实践中丰富个人经历,收获成长喜悦,展现中石大青年风采,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